为什么中国进口慢慢的变多的海鲜?灵魂提问之一:供需失衡!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进口海鲜?灵魂提问之二:三大优势!中国消费者选择进口海鲜怎么最简单?灵魂提问之三:国家品牌!2025年初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进口海鲜市场发生了一些事情,很多海鲜进口商和经销商感到困惑和迷茫,很多一直支持和享用进口海鲜的消费者也有些困惑。
今天这篇文章,是八鲜过海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也欢迎各位一起来探讨这样的一个问题,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不同进口水产对国内渔业的影响不同近些年来进口海鲜在中国的热度慢慢的升高,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和连锁超市,纷纷以进口海鲜作为主推产品,仿佛一夜之间,进口海鲜依旧替代了国产海鲜。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表格:
2023年中国进口水产与国内渔业各板块对比(海桥营销整理)根据《202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年中国渔业总产值为15957 亿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为2280亿美元。其中海水养殖产值、淡水养殖产值、海洋捕捞产值占比分别为30.6%、51.2%、16.4%,三项合计占比为98.3%。海洋捕捞产值在中国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2023年中国HS03项(水产品)进口额为187.562亿美元,出口额为187.557亿美元,贸易逆差为0.44百万美元,进出口额非常接近。
2023年中国水产品进口额中,依照我们的初步测算:海水养殖产品进口额64.0亿美元、占比34.1%,主要是三文鱼、南美虾、牡蛎、贻贝等产品;海洋捕捞产量进口额121.2亿美元、占比64.6%,主要是各种野生鱼类、虾类、蟹类、鱿鱼、贝类等等。以上两项合计占比98.7%。淡水养殖产品进口额2.28亿美元占比1.2%,主要是巴沙鱼鱼片。中国水产品进口总额中,海洋捕捞产品占慢慢的升高,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进口水产的结构性需求大多分布在在这块!将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淡水捕捞进口额分别与当年相应国内渔业产值对比,分别为9.2%、0.2%、32.4%、0.1%。
也就是说,截至到2023年中国进口水产品中,海洋捕捞产品进口额占当年国内海洋捕捞渔业产值的比例高达32.4%,海水养殖产品进口额占当年国内海水养殖渔业产值的比例为9.2%。淡水养殖产品进口额和淡水捕捞产品进口额占比都很低,对国内渔业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中国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的比较优势不同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2023年中国淡水养殖产值高达8178亿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为1168亿美元,占当年国内渔业总产值的51.2%,是国内渔业产值最高的板块。这也是中国渔业目前最具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板块。原因包:中国拥有全世界历史最久、顶级规模、品种最多、成本较低的淡水养殖渔业,中国花了钱的人国产淡水养殖水产(四大家鱼、鲈鱼鳜鱼、小龙虾、大闸蟹等)的热爱和消费也是有目共睹的。截至目前,除了淡水养殖的越南巴沙鱼片能够在中国占据一席之地,其他国外淡水养殖产品要么还没有进入中国,要么经过尝试发现无法与国内产品竞争!
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中国淡水养殖产品在中国国内竞争很强,暂时没有挑战者!2023年中国海水养殖产品产值为4885亿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为698亿美元,占当年国内渔业总产值的30.6%,是国内渔业产值第二高的板块,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板块,特别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深远海养殖。与传统的淡水养殖比较,中国的海水养殖起步较晚,但发展更快,科技含量更高。特别是深远海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包括大黄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鲈鱼养殖、东星斑养殖等,都是目前热门的品种和产业。2023年中国的海水养殖产品进口额为64.0亿美元,与当年国内海水养殖产值对比为9.2%,对国内海水养殖产业有一定替代和冲击。
进一步分析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目前进口最主要的海水养殖产品是大西洋鲑鱼和南美白虾。1)冰鲜和冷冻大西洋鲑鱼(俗名三文鱼)中国目前主要是依靠进口,主要产地的挪威、智利、澳大利亚等国,2023年中国冰鲜三文鱼进口额为10.6亿美元,冷冻三文鱼进口额为1.0亿美元,随着浙江象山的三文鱼陆基人工养殖产品上市,中国国内养殖三文鱼对进口三文鱼的竞争力会逐渐加强,未来可能会形成进口和国产三文鱼共同分享中国市场的局面。2)2023年中国冷冻南美白虾进口额为51.9亿美元,主要供应国为厄瓜多尔和印度等国,是中国进口水产中进口额遥遥领先的超级单品。与三文鱼不同,进口南美虾与国产南美虾之间的竞争和替代关系是很明显的。
根据《南方农村报》2023年的相关报道:厄瓜多尔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动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南美虾养殖成本比中国的养殖成本低20%-30%,加上厄瓜多尔产品能零关税进入中国,使中国的南美虾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无法与厄瓜多尔和印度等国竞争,导致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上冷冻南美白虾90%以上市场被进口的冷冻南美白虾占据,国内养殖的南美白虾只能占据鲜活南美白虾市场(国外鲜活南美白虾空运中国的成本过高)。
因此我们大家都认为:进口南美白虾对国内市场冲击很大,需要适当限制;如果未来国产三文鱼产量剧增,也应该适当限制进口。中国专属经济区较小 海洋捕捞强度过高与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不同,中国的海洋捕捞目前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发展遇到瓶颈,未来将主要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曾经是而且现在依然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捕捞国家。作为渔业捕捞大国,中国是从1980年代开始崛起的,直到1998年达到第一巅峰(当年捕捞产量1547万吨,全球占比17.8%);随着中国远洋渔业崛起,在2015年达到第二巅峰(当年捕捞产量1665万吨,全球占比18.0%);2022年中国渔业捕捞产量1318万吨,全球占比14.3%,依旧是全球第一,但中国海洋捕捞全球占比在逐年下降。
2015-2022,中国渔业捕捞(海洋捕捞+远洋渔业+淡水捕捞)产量全球占比在逐渐下降,从18.0%持续降落到14.3%。这说明两个问题:1、中国渔业捕捞全球占比正在慢慢地减少,2、中国沿海渔业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中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面积只有877,019平方千米,全球排名第13位,与EEZ面积大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不在一个档次上,甚至不如日本、新西兰、英国、巴西、加拿大、印度、马达加斯加、阿根廷。
因为全球95%的海洋渔业资源,都集中在沿海200海里大陆架及延伸区,EEZ面积大小,成为衡量各国渔场大小的主要指标。
中国EEZ面积全球排名第13位,而中国渔业捕捞(海洋捕捞为主)产量长期排名全球第1位,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沿海的捕捞强度比世界各大海洋大国(通常也是渔业资源大国)要高很多,中国的捕捞过度也比其他海洋大国要严重得多!
中国沿海捕捞过度的直接后果:1、经济型高价值鱼类资源慢慢的变少(如野生的大黄鱼、小黄鱼、银鲳、乌贼);2、幼鱼和杂鱼占比居高不下(近年来中国强制捕捞控制幼鱼比例不允许超出20%,但效果不明显);3、经济型高价值鱼类养殖慢慢的变多(如养殖的大黄鱼、海鲈鱼、金鲳鱼、乌贼);4、野生的进口海鲜需求日渐增长(如进口的带鱼、银鲳、格陵兰比目鱼、大西洋真鳕)!
进口海捕产品优质优价 国内海捕产品无法竞争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我们正真看到近10年来,中国进口的海洋捕捞水产品数量和金额慢慢的升高,而且以前很多来料加工出口的大宗海洋捕捞水产品(如俄罗斯狭鳕鱼、大西洋真鳕鱼、格陵兰比目鱼、太平洋鲑鱼、加拿大雪蟹、大西洋鲭鱼、加拿大红鱼等),现在也慢慢变得多地留在中国国内消费,出口的比例在逐渐降低!中国百姓的餐桌上,各种野生的螃蟹、龙虾、虾类、鱼类、贝类,正慢慢的变多地从国产品种被替换成进口品种。
我们预测: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外海捕水产进口到中国,替代国产的海捕水产,中国海捕水产进口额,可能会从2023年的占国内海捕产值的32.4%,提升到占50.0%以上,甚至更高!正如上面分析,中国国产海洋捕捞水产,不仅面临着资源枯竭、产量降低,而且因为长期高强度捕捞,规格越来越小,经济鱼虾贝类越来越少,杂鱼杂虾杂蟹替代明显,而且国产野生海洋捕捞水产的价格越来越高。比如100克左右的野生小黄鱼价格是300克左右的加拿大红鱼价格的2倍,300克左右的野生大黄鱼价格是300克左右的加拿大红鱼价格的100倍,即使是300克左右的养殖大黄鱼的价格,也是300克左右的加拿大红鱼的2倍。而从营养、口感和安全的角度看,野生的加拿大红鱼比国产的养殖海水鱼有着明显的优势。
欧美国家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捕捞配额IQF制度依赖,一直将捕捞配额:资源储量比,控制在5%-10%左右,根据科学调查的资源储量,来倒推每年的捕捞配额。IQF制度的长期实施,使欧美国家的渔业资源在近些年得到了有效恢复,鳕鱼归来、红鱼归来,好消息接连不断。现在全球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开始实施捕捞配额制度和可持续渔业认证,但中国还停留在禁渔区和禁渔期等初级渔业管理制度的阶段。随着大宗经济鱼类资源的恢复,国际市场上大宗经济鱼类的捕捞产量不断提升,价格却维持在较低水平。
例如:2024年中国进口的冷冻狭鳕鱼整鱼平均价格是1.04美元/公斤,进口的冷冻加拿大红鱼整鱼平均价格是2.10美元/公斤,进口的冷冻大西洋鲭鱼平均价格是2.25美元/公斤。这些鱼类不仅产量大,而且营养丰富,捕捞技术先进,大多数是大型现代化拖网渔船捕捞并在船上直接活鱼冷冻的。这些大宗进口海捕鱼类比起价格不断攀升、主要依靠沿岸渔船捕捞的大宗国产海捕鱼类(带鱼、鲳鱼、小黄鱼、马鲛鱼等),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也越来越多地被中国进口商、零售商、乃至普通消费者知晓,逐渐走上他们的餐桌!这就是为什么像加拿大红鱼、俄罗斯狭鳕鱼、挪威青花鱼等这些产量大、价格低、品质优的进口野生鱼类,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大行其道,知名度和销量慢慢的升高的原因。
中国应该大力鼓励海捕水产进口 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综上所述,我们大家都认为:中国应该大力鼓励海捕水产进口,实施国产替代战略。具体原因如下:
1、大量优质低价的进口海捕水产,能够完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是给14亿中国消费者的福利;
2、大量进口海捕水产,可以轻松又有效地缓解国内海洋捕捞压力和中国远洋渔业捕捞压力,让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同时给国内渔民转业转产留出足够时间;
3、大量进口海捕水产,可以给中国近海和深远海水产养殖留出发展空间,不但可以促进渔民转业转产,还能够使中国在该产业上获得全球优势,为未来优质海水养殖产品出口全球市场做好准备;
4、大量进口海捕水产,能够大大减少中国渔政管理部门的执法压力,为今后更加从容地实施中国自己的捕捞配额制度做好准备;
5、大量进口海捕水产,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中国庞大的贸易逆差,利用中国购买力影响海捕水产出口国,对冲中国制造出口对对方国家带来的压力;
6、缓解与主要欧美国家的贸易冲突。西方主要大国,包括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新西兰等,同时都是海洋大国和渔业资源大国,其中很多还是海洋捕捞大国,美国特朗普政府目前也在鼓励全力发展本国的海洋捕捞产业。
中国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海捕水产,不仅是这些国家乐于看到的,也是我们大家可以交换的。中国从主要西方国家大量进口海捕水产和优质农产品,可以交换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子机械产品出口,既能够完全满足国内需求,也可以留出更多国内耕地和水资源,集中精力发展中国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中国在海洋捕捞、牛羊养殖、大豆油菜种植等领域没有比较优势,我们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大国竞争,全球视野,有舍有取,才是上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子举报“前公婆资产近亿”:调查组去年7月当面回复 前夫已补偿女子140万
黄旭华院士今日在汕尾安葬,大女儿追忆父亲:一直惦记着家乡,终于实现了想回家的心愿
小米YU7爆火催生倒卖订单:交付时间最长56周,有黄牛加价1.7万转卖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显存容量大增50%!RTX 5070 SUPER规格曝光:6400核心、27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