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清晨,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黑山羊养殖基地,一群群乌黑油亮的黑山羊正悠闲地啃食着牧草。养殖户老房说:“以前养羊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公司带动,一只羊能多赚好几百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一幕,是三江镇依托黑山羊特色产业,带领瑶乡群众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的缩影。
近年来,三江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将黑山羊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金钥匙”,通过政策赋能、科技添翼、模式创新、品牌引领,让黑山羊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新兴起的产业,“跑”出乡村振兴“羊”光大道。
三江镇党委、政府深谙“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格外的重视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该镇不仅指导养殖户积极申报连南“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贷款贴息资金,为养殖户“松绑减负”,有效缓解了压力,更在养殖用地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保姆式”服务,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黑山羊产业的沃土。数据最有说服力:该镇黑山羊存栏量从2023年的550只跃升至如今的2400只,养殖规模在连南位居前列,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格局已然形成,为后续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江镇黑山羊存栏量从2023年550只跃升至如今的2400只,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夏钰强 摄
三江镇与高校深度合作,共建黑山羊产业研发中心,汇聚动物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疫病防控等领域专家,针对产业痛点开展联合攻关。在科技引领下,广东未丰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选育的本地高效养殖技术,将黑山羊出栏时间缩短约50天,养殖效益提升15%。
同时,该镇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形式,大力推广种草养羊、智能化养殖等先进的技术,累计培训养殖户80人次。标准化圈养示范场内,精准投喂、自动清粪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让养殖效率和质量“节节高”。
科技的注入,让传统养殖模式焕发新生机。品种改良与技术推广,使黑山羊平均个体体重增加10公斤,产肉率提高13个百分点,繁殖率提高15%。科技这把“金钥匙”,正帮助瑶乡群众鼓胀腰包,为产业高水平发展插上翅膀。
产业要壮大,模式是关键。三江镇创新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培育壮大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由基地提供种羊、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售卖“一条龙”服务,农户则负责养殖环节,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共同体。目前,示范基地已向5家农户提供350只种羊,带动效应显著。
在此基础上,三江镇更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养殖+加工+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如未丰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连南瑶汤羊膳”餐饮品牌,将黑山羊与瑶族饮食文化相结合,构建“特色美食引流、文旅品牌共生”的发展新格局,让黑山羊的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一养殖到“三产融合”,三江镇通过产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更拓宽了增收渠道,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
一方面,该镇积极带领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广东未丰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全力申报黑山羊新品种,从体型、生长周期、肉质标准到山林放养、天然牧草喂养等方面,构建起独特的产品竞争力。
另一方面,严格质量管控“生命线”,制定黑山羊养殖标准和产品品质衡量准则,对养殖环境、饲料使用、兽药残留等指标进行全方位规范,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羊舍”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以标准铸品质,以品牌赢市场。通过品牌化建设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三江镇黑山羊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攀升,“瑶乡黑山羊”正从大山深处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一张飘香的“瑶乡名片”,也为产品赢得了更高的市场溢价,让养殖户的腰包更鼓,底气更足。
下一步,三江镇将继续念好“羊”字诀,在政策支持上加力、科技赋能上提速、品牌塑造上增效,推动黑山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努力将其打造成辐射带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镇的产业,让瑶乡群众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共同描绘“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画卷。